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防范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聂国春)金融监管总局7月10日发布风险提示称,金融监管近期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混淆概念、总局不实承诺、发布风险防范隐瞒风险等虚假宣传手段,提示诱导消费者办理网络贷款。虚假宣传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主要有三大套路,诱导消费者要注意防范。网络
混淆概念误导贷款。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利用言语误差,金融监管如以“分期缴费”“分期付款”替代“分期贷款”,总局有意误导或迷惑消费者在未充分了解服务内容和合同条款的发布风险防范情况下,完成线上签字或刷脸认证,提示签署网络贷款合同。虚假宣传过程中,诱导不法机构或平台可能通过诱导填写或技术手段窃取等方式收集个人信息,网络转卖给其他机构用于诈骗等非法用途,消费者面临个人信息被不当使用的风险。
不实承诺诱导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欺诈性承诺、夸大效果、杜撰信息,如宣传“包过拿证”“政策即将变化”“报名后国家有助学金奖励”甚至承诺就业保障等,引诱、催促消费者报名并办理贷款。在合同中模糊内容表述或设置极为苛刻且仅利于机构或平台的条款,比如若退费必须扣除高额违约金等,增加解约成本。有些机构或平台实为“壳公司”,主要目的是骗取钱财,无法提供实质服务,甚至不断变换地址逃避监管或法律责任。消费者发现被骗后,往往因机构跑路导致维权困难。
隐瞒贷款实际成本。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只宣传较低的表面利率、日利率、月利率,不披露较高的实际利率、年化利率、综合借贷成本,诱导消费者过度借贷。或者在宣传时模糊收费标准,故意隐瞒额外费用,实际操作中以“额外服务”“高端定制”、违约金等名义额外收费,导致实际支付的息费远超预期。
金融监管总局强调,消费者应提高警惕,理性分析高回报承诺,核实宣传真实性,拒绝各类话术套路。在选择服务时,消费者应优先考虑具有合法资质、信誉良好的机构,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资质信息。办理业务时要谨慎提供个人信息,定期检查账户异常情况,发现信息泄露及时采取措施。
责任编辑:游婕
- ·2020年中考落下帷幕 成绩8月7日左右揭晓
- ·本周郑州无明显雨雪 以多云晴天为主
- ·芒果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分析(二)
- ·浓眉哥33+14庄神遭驱逐 考辛斯禁赛鹈鹕胜活塞
- ·浅谈罗讷河谷葡萄园分级
- ·《火焰纹章》新作在路上了? 3d建模师游戏经历显端倪
- ·北京向高校毕业生推送就业创业“政策包”
- ·汉阴县委编办:“三举措”打好保密工作“组合拳”
- ·不用玻璃刀怎样划开玻璃 切割玻璃可以用哪些方法,行业资讯
- ·双枪51分博格达诺维奇8三分 奇才末节逆转魔术
- ·汉阴法院开展“法官干警健步走 保护环境我先行”主题党日活动
- ·泉州向金门供水超2000万吨 金门民生用水逾七成来自泉州供水
- ·消费者诉唯品会售假腰带败诉 得物等报告不具资质
- ·汉阴县:“小窗口”服务“大民生”
- ·外媒独家爆料《黑暗之魂3:复刻版》开发中 2026年发售
- ·阿杜受伤勇士改变计划 裁卡尔德隆签旧将巴恩斯